特朗普中東行展現「務實外交」 不干預別國內政不再以人權施壓

美國總統正在中東展開他上任後首次外訪,他在沙特阿拉伯訪問時,詳細闡述他的務實外交理念,徹底否定過去民主、共和兩黨以民主人權理念作為制定國際規則的重要標準。相反,他主張各國按照自己國情決定發展方向,反對西方國家和非營利組織作出任何干預。

特朗普周二在利雅得以國際投資為題發表演說,台下聽眾全是美、沙兩國政經最高層領導人,在他50分鐘的演講中,不停讚揚沙特阿拉伯在經濟上的驕人成就。他更期望伊朗、黎巴嫩和敘利亞都有機會擁有類似光明的未來。

特朗普否定過去美國政府向別國指手劃腳

特朗普趁著這機會,批評前任民主、共和黨政府的外交政策,當中包括自由派國際性非政府組織,指他們一直以來以西方的價值觀去干預其他國家的內部發展,最終却是徒勞無功。

他說:「沙特這場偉大的轉變,並不是來自西方的干預主義者(interventionalists),這些人只會對你們說教,告訴你們該如何生活、如何治理自己的國家。不,那些利雅得與阿布達比的現代奇蹟,並不是由那些所謂的『國家建設者』、『新保守主義者』或『自由派非政府組織』創造的,正是他們在喀布爾、巴格達和其他許多城市耗無數資金卻一無所成。相反地,中東現代化的誕生是由本地人民親手推動的……你們發展自己的主權國家,追尋屬於自己的獨特願景,並為自己的命運自主導航。」

「最終,那些所謂的『國家建設者』摧毀的國家遠多於他們建設的,而這些干預主義者所插手的複雜社會,往往是他們自己根本無法理解的。」

特朗普強調,美國政府不應以自己價值觀去懲罰外國政府:

「以往太多美國總統深信,我們的職責是洞察外國領袖的靈魂,並以美國政策懲罰他們的罪行……審判是上帝的工作,而我的工作,是捍衛美國,並促進穩定、繁榮與和平這些根本利益。」

“Far too many American presidents have been afflicted with the notion that it’s our job to look into the souls of foreign leaders and use US policy to dispense justice for their sins ... It is God’s job to sit in judgment — my job to defend America and to promote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stability, prosperity, and peace.”

中國同樣強調「不干涉別國內政」

特朗普這套外交理念,跟中國的說法十分相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在國際場合強調「不干涉別國內政」原則,並視之為中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之一。他主張,國與國之間應相互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反對將自身意志強加於人。中共黨媒多年來不斷強調,美國一直想以民主、人權為口號,「和平演變」中國。

事實上,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cro Rubio)上月受訪回應時,已表明美國政府外交政策已改變,要按利益取捨來重整,美國不再跟所有國家都談論自由民主,資源重心放在與符合美國利益的國家建立關係,更表明就算那些國家體制和宗教自由與自己不符,仍可建立同盟和伙伴關係。

特朗普這次中東三國之行,刻意淡化了中東國家的人權問題。2018年《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卡舒吉遇害事件震驚國際,儘管美國情報指出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涉案,特朗普仍未對其採取制裁。

拜登政府上台後,曾稱沙特為「賤民國家」,並暫停部分軍售。惟因能源價格飆升與以巴衝突,美方逐步回調對沙立場。

特朗普破格與前聖戰分子會面

特朗普週三(14日)亦在利雅德與一名前聖戰分子、現任敘利亞臨時總統艾哈邁德.沙拉(Ahmed al-Sharaa)一起茶敘。沙拉直到最近仍被美國懸賞一千萬美元通緝。

沙拉(Ahmed al-Sharaa),過去以激進分子的化名「阿布.穆罕默德.喬拉尼」(Abu Mohammed al-Jolani)聞名。他在六個月前發動閃電攻勢,推翻長達半世紀的阿薩德政權,驅逐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並宣布自己為國家領導人。

一般分析相信,特朗普這種務實外交,目的是要拋開自由派普世價值標準的束縛,在最短時間內解決中東問題。因為他一心要集中力量,對付美國在該地區的頭號敵人伊朗,與及徹底解決以巴長年的衝突。

編輯:溫曉平